群众对淮北市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满意程度指数为90.90%,位列全省第三!
2021年,淮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行动,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攻坚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群众对淮北市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满意程度指数为90.90%,位列全省第三!
聚焦改革创新,着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深化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引领
发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作用,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5次,在全市部署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隐患排查治理、电动车综合整治等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7次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检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及时发现、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深化农村地区交通管理机制改革
大力推进警保合作农村“两站两员一长”建设,全市共建成6个省级示范“交通安全村”,9个市级示范“交通安全村”,建成一、二级标准警保合作劝导站19个,配置“路长”452名、劝导员306名,县(区)、镇、村三级路长组织体系基本健全。推进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濉溪县南坪、双堆集、孙疃等3个乡镇推行“所队合一”勤务模式,在刘桥镇、百善镇等7个乡镇推行“联勤联动”模式,农村派出所和交警中队联合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00余处、重点运输企业安全隐患100处,农村逾期未检、未报废面包车300余辆、机动三轮车1000余辆。派出所民警参与交通巡逻6000余次,开展联合行动150余次,查纠交通违法行为3000余起,劝阻电动车违法行为8000余起。新增农村地区派出所、警务室交通安全宣传阵地30余处。
推进电动车综合治理
《淮北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获批,并于2022年1月1日实施,为我省首部专门规范非机动车管理工作的创制性立法。市政府组织电动车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支队全面启动电动车注册登记工作。部署电动车交通违法整治行动,查处电动车违法9万余起。优化改造13个路口非机动车道,科学施划导向车道和待行区,规范电动车行车秩序,实现“一升两降”工作目标——电动车头盔佩戴率大幅提升、交通违法发生率大幅下降,涉及电动车交通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明显下降。
深化机动车源头监管
进一步完善《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制度(试行)》,严格落实机动车检验机构分类监管、“黑名单”等机制,并强化监管结果运用,2021年,对检验业务不规范的6家检测站红牌警告,约谈企业负责人4人次,对4家有严重违规行为检测站采取停止接收检测数据、责令停业整顿的处罚措施。
聚焦风险防控,事故预防成效显著
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完成31处挂牌督办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任务(另有一处改列为2022年挂牌督办)。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摸底,拓展农村公路“千灯万带”建设和“三必上”“五必上”措施,完成1处需进行“三必上”改造的路段、2处“五必上”改造的路口,安装减速带45条,临水路段安装护栏2400米,农村主要路口安装爆闪灯14块、反光凹凸镜4块,在G237相山区渠沟镇钟楼街穿村过镇交通流量较大路段安装了照明设施。
开展源头隐患排查整改
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开展安全大检查32次,检查重点运输企业136家次、整改问题隐患156个,督办客运车辆黏贴安全带提示标式2.3万余张。应用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管理平台,按照户籍化、网格化管理手段,推动重点风险企业整改,重点运输企业人车比备案率达100%,高风险运输企业比率降至22.8%。与市卫健委会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涉病驾驶证筛查工作。
开展重点违法行为查处
在城市、公路、农村、高速四个战场,围绕“工程运输车”、“两客一危一货”、“校车”、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持续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依托传统媒体,创新新媒体,多平台多举措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三级媒体发布稿件384篇,推送微信微博文章5012篇;开辟行政村,警保合作站,全市三大运营商、邮政、人保网点等宣传阵地建设570余处,组织创作宣传册页、海报、手册等13种,印制发放50余万份;组织“七进”“美丽乡村行”等活动1300余场次,邀请媒体随警作战140余次;通过12123平台、警企微信群等平台发送交通安全警示信息820余万条;组织开展“五大曝光行动”,曝光交通违法行为5000余起。
聚焦放管服改革,深化为民办实事活动,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成效显著
12项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全面落地,全省率先试点开展“学法减分”,网上学法减分业务26万笔;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模式,在体检医院、机动车检测站、汽车4S店、人保公司设立车驾管业务“网上办”体验店,开通27项网上交管业务,互联网办理补换证率达62.03%、网上免检标志申领率达77.6%,排在全省前列;全市再增2家驾驶人体检机构,并试点驾驶人自助体检服务,更加方便群众,全市29个派出所车驾管业务“一窗通办”;建设网上通行证办理系统,货车进城更加便利;开展12123轻微交通事故在线处理,在线处理轻微交通事故1万余起;全面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应用工作,维护处理进度和结果事故数量占所有制作查询凭证事故数量的比率95%以上;健全完善救治救援长效机制,积极协调全市保险公司。
聚焦文明创建,深化推进交通秩序提升行动,城市交通管理成效提升显著
持续推进交通组织优化,落实“规、建、管一体化”工作机制,提出交通设施完善和交通组织优化400余条。持续推进交通设施更新,更新各类交通标志60余块、隔离桩240余处。新增路内停车泊位300余个,在环山路试点实施错时共享停车举措。持续推进文明交通秩序提升,强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对交通违法顽症痼疾一律“零容忍”。
聚焦政治建警,着力推进交警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落实首要政治责任,组织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党史专题知识测试、“学党史 守初心 践使命”党史知识竞赛、“讲述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演讲比赛、“党规党纪 警规警纪“大讲堂、“岗位标兵上讲台”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深化砺警铸剑
紧扣砺警铸剑工程“六个能力”、交警练兵计划“九个能力”要求,汇编交警系统能力达标手册 [全局优秀手册],组织开展了40余项专题培训,切实打好练兵“组合拳”,基本级警务实战技能分类达标考核达标率为97%。完成支队综合档案室、大队档案室建设,启动档案收录工作,支队综合档案室收录档案910件,其中刑事侦查卷100件、行政处罚卷435件、交通事故卷155件、文书220件。2021年,涌现一批优秀团体和个人,全省公安机关摩托车警务驾驶技能比武竞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一等奖和个人三等奖,全省公安交管大数据建模比武竞赛荣获团体优胜奖和个人三等奖,全省交管宣教大比武竞赛荣获团体三等奖,“智慧公安我先行”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精神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
深化典型选树
不断加大先进典型的发现挖掘培养,推荐张恒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待批),推荐李刚同志参加全省公安机关“十大爱民模范”评选,推荐吕诚诚等四名同志参加全省公安机关“杰出人民警察”评选。民警李跃武被命名全市“最美民警”,辅警钱程被命名为全省“最美辅警”。武华承获评全省公安机关建党100周年安保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交警一大队在全省公安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中表现突出,被省厅记集体二等功;陈敬欢同志获评全市“优秀共产党员”;机动大队被授予全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2022年 ,淮北交警将踔厉奋发、继续前行 ,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平安畅通有序! 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