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一天内发生5起学生被诈骗案,请家长警惕!
全体家长最近骗子手法越来越五花八门,甚至将手伸向了未成年人。8月6日一天内,淮北市接连发生5起学生被骗案件,请广大家长赶紧来学习,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保护孩子的未来!
警示案例
案例一
濉溪县学生王某被拉入一个声称可免费看小说的微信群。随后,一名自称“警察”的人添加王某为好友,称该群群主涉嫌犯罪,要求王某用其家长手机通过视频通话配合调查。 之后,该“警察”以王某银行卡被冻结需要解封为由,骗取其2.43万元。
案例二
相山区学生梁某在玩手机游戏“和平精英”时,有陌生人添加其微信,声称可以赠送游戏装备。 随后,对方谎称梁某账户因无消费记录不满足领取条件, 诱导其在一个小程序购买礼品卡,并承诺会全额退款。当梁某将礼品卡赠予对方后,对方立即将其拉黑, 梁某最终被骗1013元。
案例三
杜集区小学生李某在刷快手短视频时,看到一条扫码免费领取“蛋仔派对”游戏皮肤的广告。扫码后,一名“客服”人员联系李某,谎称因其未成年身份违规领取导致对方公司账户被冻结,并以“不配合解冻其父母将会坐牢”进行恐吓。 该“客服”要求李某进行视频通话,诱骗李某操作其家长的手机向指定账户转账3.06万元。
案例四
杜集区学生杨某在闲鱼平台出售明星卡片时,接到自称“交易平台客服”的电话, 对方声称其交易存在问题。 该“客服”以“处理交易问题”为由,诱导杨某用其家长手机加入视频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从而窃取其银行卡账户、密码及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走4.7万元。
案例五
濉溪县学生张某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衣服时,有骗子冒充买家联系张某,提出进行私下交易。 张某同意后,在完成交易过程中被骗325元。
套路解析
一、网络游戏类诈骗
游戏币、游戏点卡虚假充值:学生想低价购买游戏点券等,在二手交易平台添加指定客服,被引导至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购买,从而被骗。
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学生在游戏里收到高价购买账号的请求,对方发来陌生交易平台链接,以账号冻结等理由要求学生充值解封,最终被骗。
升级代练游戏账号:学生将游戏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代练,之后发现账号无法登录,代练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最后失联。
二、虚假交易诈骗
冒充买家:骗子从二手平台盯上售卖闲置物品的用户,先以购买物品为借口拉近关系,提出到某某平台交易更方便或要求私下交易。
“假客服”连环设套:骗子同伙伪装成“客服”制造账户冻结的假象,编造“账户未授权”等理由索要“授权费”“保证金”等费用,或以“指导操作解冻账户”“处理交易问题”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加入视频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窃取受害人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取资金。
三、冒充公检法诈骗
伪造身份与文书:诈骗分子先伪造法律文书、警服视频、国家机关网站等,制造恐慌心理。
诱导操作:利用青少年对法律的敬畏,诱导学生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转账,或通过屏幕共享获取支付密码。
威胁恐吓:威胁学生“不配合将追究法律责任”或“影响父母征信”,让学生在恐惧中按照其要求操作。
警方提醒
各位家长要加强孩子们的反诈教育,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要将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告诉孩子,防止孩子被骗后使用家长手机转账付款,避免造成大额财产损失。
各位同学切勿相信“免费领取游戏皮肤、游戏道具”“网上追星福利”等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不随意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功能,绝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警察也不会在网上进行办案,要时刻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